一、引言
鼻饲是一种通过鼻腔插入导管,经食管到达胃内,从而为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提供营养物质、水分和药物的方法。确保鼻饲管准确插入胃内至关重要,因为误插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将鼻饲管插入气管可引起呛咳、窒息、肺部感染等。以下是确认鼻饲管已成功插入胃内的多种方法。
二、常用确认方法
抽吸胃液法
操作步骤:在鼻饲管插入预定长度后(一般成人插入长度为45 - 55cm),用注射器连接鼻饲管末端进行抽吸。
判断依据:如果能抽出胃液,通常为酸性液体,其颜色可能为无色透明、淡黄色或淡绿色,这是鼻饲管在胃内的一个重要标志。但需要注意的是,某些患者可能胃液分泌较少,抽吸时可能较难抽出胃液,此时不能仅凭未抽出胃液就判定鼻饲管不在胃内。
听气过水声法
操作步骤:将注射器连接鼻饲管末端后,快速向管内注入10 - 20ml空气,然后将听诊器置于患者胃部(一般在剑突下偏左或偏右处)进行听诊。
判断依据:如果能听到气过水声,即一种连续、清晰的咕噜声,这表明鼻饲管在胃内。然而,这种方法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判风险,例如当鼻饲管误插入气管时,空气注入气管也可能传导类似声音,但声音性质可能有所不同,需要仔细辨别。
观察气泡法
操作步骤:将鼻饲管末端放入盛有少量清水的碗中,观察有无气泡冒出。
判断依据:如果鼻饲管在胃内,由于胃内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一般不会有气泡冒出;如果鼻饲管误入气管,患者呼气时会有气泡从鼻饲管末端冒出,这是因为气管与外界相通。但此方法需要注意的是,要确保鼻饲管末端完全浸没在水中,并且要观察一段时间,避免因偶然因素导致误判。
三、辅助检查确认方法
X - 线检查
操作步骤:患者在鼻饲管插入后进行胸部和腹部的X - 线检查。
判断依据:X - 线能够清晰地显示鼻饲管的走行路径,如果鼻饲管的末端位于胃内的正常区域(通常在胃体或胃窦部),则可确认鼻饲管成功插入胃内。X - 线检查是确认鼻饲管位置最准确的方法之一,但它相对比较耗时,并且患者需要暴露于X射线下,有一定的辐射风险。
pH值测定法
操作步骤:用pH试纸或pH值测定仪检测从鼻饲管抽出液体的pH值。
判断依据:正常胃液的pH值为1.5 - 3.5,如果抽出液体的pH值在这个范围内,提示鼻饲管在胃内。然而,使用抑酸药物的患者胃液pH值可能会升高,而呼吸道分泌物的pH值可能接近中性或碱性,在判断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用药情况等因素。
四、多方法综合判断的重要性
在临床实践中,为了更准确地确认鼻饲管已成功插入胃内,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单一方法可能存在局限性,例如抽吸胃液法可能因胃液量少而无法准确判断,听气过水声法可能存在误听的情况。通过结合抽吸胃液、听气过水声以及观察气泡等方法,可以提高判断的准确性。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患者病情复杂或对鼻饲管位置存在高度怀疑时,X - 射线检查或pH值测定等辅助检查方法可以作为最终的确诊依据。
确认鼻饲管已成功插入胃内需要医护人员严谨、细致地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多种方法的检测,以保障患者鼻饲的安全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