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组织活检术是临床上一项重要的诊断技术,它通过获取骨髓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以明确疾病的性质、程度及发展趋势。而骨穿刺包作为这一技术的关键工具,其正确使用和注意事项对于保证活检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操作技巧
选择穿刺部位:
骨髓活检通常选择髂前上棘或髂后上棘作为穿刺点。这些部位骨质较薄,易于穿透,且骨髓组织丰富,能够获取到具有代表性的样本。体位与定位:
患者体位需根据穿刺部位选择,如髂前上棘穿刺时取仰卧位,髂后上棘穿刺时取侧卧位。定位要准确,可通过体表标志和影像学检查辅助确定。消毒与麻醉:
穿刺部位需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以减少感染风险。随后进行皮肤、皮下和骨膜麻醉,确保患者在操作过程中无明显疼痛。正确使用骨穿刺包:
打开骨穿刺包,检查器械是否齐全、完好。将穿刺针的针管套在手柄上,确保连接紧密。操作时,左手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穿刺针手柄,按顺时针方向进针至骨质一定深度。拔出针芯后,连接上接柱,再插入针芯,继续进针至所需深度,然后转动针管360度,以获取完整的骨髓组织。取材与固定:
按顺时针方向退出穿刺针,取出骨髓组织样本,立即置于固定液中,以保持其形态和结构。
注意事项
患者准备:
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了解有无出血倾向、过敏史等。对于有血友病、严重出血倾向的患者,应禁用骨髓活检。无菌操作:
整个操作过程需严格遵守无菌原则,术者需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以减少感染风险。进针深度与角度:
进针时不宜过深,以免损伤周围血管和神经。同时,要保持适当的角度,以确保穿刺针能够顺利穿透骨质。术后护理:
穿刺后,需用碘酊棉球轻压穿刺部位,再用干棉球压迫创口,敷以消毒纱布并固定。术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活动,以防出血和感染。并发症处理:
术后若患者出现剧烈疼痛、突然出血、穿刺部位红肿、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相关处理。
综上所述,骨穿刺包在骨髓组织活检术中的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对于保证活检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医护人员需熟练掌握操作技巧,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活检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