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华星医疗器械实业有限公司官网!

江苏省华星医疗器械实业有限公司

188-5252-6767

产品中心

PRODUCT

全国服务热线

188-5252-6767

三腔双囊胃管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25-07-29

一、产品核心结构与功能

三腔双囊胃管F18.jpg

三腔双囊胃管由主管道、双气囊系统(胃囊+食管囊)及三腔通道构成,整体长度约120-150cm,外径8-10mm,符合人体食管-胃解剖结构。其设计通过多腔室与气囊协同实现以下功能:


压迫止血:胃囊压迫胃底曲张静脉,食管囊辅助压迫食管下段静脉,阻断血流。

胃肠减压:通过第三腔室连接负压吸引装置,引流胃内积血、气体及分泌物,降低胃内压。

营养支持:部分型号支持通过胃管腔进行鼻饲或药物输注。

二、使用方法:分步规范操作

术前准备

器械检查:用注射器向胃气囊和食管气囊充气,确认无漏气;标记管腔刻度(45cm、60cm、65cm),抽尽气囊内空气。

患者准备:取半卧位,头偏向一侧,清洁鼻腔;对躁动患者可肌注安定5-10mg或使用利多卡因胶浆麻醉咽部。

润滑管体:用液体石蜡涂抹管前端及气囊表面,减少插管阻力。

插入与定位

插入路径:经鼻腔缓慢插入至咽喉部,嘱患者吞咽(可饮少量温水辅助),插入深度约60-65cm。

确认位置:通过以下方法验证管端在胃内:

回抽胃液;

注入空气听气过水声;

管端置于水中无气泡逸出。

气囊充气与压迫

胃气囊充气:先向胃气囊注入空气150-300ml,维持压力50-60mmHg,用止血钳夹闭管口;向外牵拉管体至有弹性阻力,表示胃气囊已压于胃底部。

食管气囊充气:若仍有呕血,向食管气囊注入空气100-150ml,维持压力30-40mmHg,夹闭管口以压迫食管下段。

牵引固定与监测

牵引固定:用0.5kg重物通过滑轮装置持续牵引,角度40°-60°,防止管体滑入胃内。

压力监测:每2-3小时检查气囊压力,压力不足时及时注气增压。

引流观察:定时抽吸胃内容物,记录颜色、性质和量,判断出血是否停止。

定时放气与护理

食管气囊放气:每8-12小时放气15-30分钟,放气前口服液体石蜡15-20ml润滑黏膜。

胃气囊放气:每12-24小时放气15-30分钟,操作同上。

口腔护理:每日2次,预防感染。

拔管与后续观察

拔管前准备:出血停止24小时后,取下牵引沙袋,放空双囊气体,口服液体石蜡15-20ml。

缓慢拔管:抽尽气囊内气体后,缓慢拔出胃管,避免黏膜撕裂。

后续观察:拔管后仍需观察患者有无再出血迹象。

三、注意事项:规避风险,确保安全

禁忌症

拒绝配合者(如意识不清或无法吞咽);

食管/胃部分或全部切除术后(解剖结构改变易导致穿孔);

严重心肺疾病(气囊压迫可能加重心脏负担);

凝血功能障碍(出血风险高);

妊娠期女性(气囊压迫可能影响胎儿血供)。

操作误区与防范

误区1:未达标记深度即充气,导致气囊未压迫目标部位。

防范:严格按刻度插入,确认管端在胃内后再充气。

误区2:充气量不足(止血失败)或过量(黏膜坏死)。

防范:胃气囊充气至50-60mmHg,食管气囊充气至30-40mmHg;使用血压计监测压力。

误区3:未用滑车装置导致牵引失效。

防范:用0.5kg重物通过滑轮牵引,角度40°-60°;床边备止血钳,紧急情况下剪断管体。

误区4:未定期放气或润滑黏膜,导致局部缺血坏死。

防范:严格按时间放气,放气前口服液体石蜡;观察患者有无胸痛、恶心等黏膜损伤症状。

误区5:未放气直接拔管,导致黏膜撕裂或大出血。

防范:拔管前抽尽气囊内气体,口服液体石蜡润滑管壁,缓慢拔出。

并发症处理

吸入性肺炎:保持患者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

心律失常:立即抽出胃气囊内气体,吸氧,监测生命体征。

黏膜坏死:放气后观察局部有无溃疡或出血,必要时行胃镜检查。

气囊漏气:床边备备用管体,发现漏气及时更换。


X江苏省华星医疗器械实业有限公司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huaxingplh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