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场景中,重复使用导尿包需严格遵循消毒灭菌规范,以避免交叉感染和医疗事故。以下为具体处理步骤:
一、使用前检查与准备
完整性检查
仔细检查导尿包外包装是否破损、潮湿或污染,确认密封性良好。
检查导尿管表面是否有裂纹、变形或颜色异常,确保无肉眼可见损伤。
有效期核对
核对导尿包的生产日期和有效期,严禁使用过期产品。
患者评估
根据患者尿道大小、导尿需求选择合适型号的导尿管,确保尺寸匹配。
二、消毒灭菌处理
预处理
初次使用后立即用流动水冲洗导尿管,去除表面尿液和分泌物。
使用专用酶清洁剂浸泡导尿管5-10分钟,分解有机物残留。
机械清洗
将导尿管放入全自动清洗消毒机,采用中性洗涤剂进行清洗,水温控制在40-45℃,时间不少于5分钟。
清洗后用纯化水彻底漂洗,去除残留洗涤剂。
化学消毒
采用高水平消毒剂(如戊二醛或过氧乙酸)浸泡消毒,浓度需符合说明书要求。
浸泡时间不少于10小时,确保消毒剂完全覆盖导尿管表面。
灭菌处理
将消毒后的导尿管放入压力蒸汽灭菌器,温度132-134℃,压力205.8kPa,维持4分钟。
或采用环氧乙烷灭菌,温度55-60℃,相对湿度40%-80%,剂量600-1200mg/L,作用6小时。
三、储存与使用
无菌包装
灭菌后使用医用无纺布或纸塑袋包装,标注灭菌日期、有效期及操作人员信息。
储存于干燥、通风、避光的专用柜内,温度不超过25℃,相对湿度不超过60%。
使用前检查
再次核对包装完整性及有效期,打开包装时注意避免污染。
使用无菌技术操作,确保导尿管全程处于无菌状态。
四、注意事项
定期维护
每周检查导尿管性能,如发现弹性下降、表面粗糙或管腔狭窄,立即报废。
培训与考核
医护人员需接受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操作。
质量控制
医疗机构应建立追溯制度,记录每批次导尿包的消毒灭菌参数及使用情况。
重复使用导尿包需严格遵循上述流程,任何环节的疏漏均可能导致感染风险。建议优先选择一次性使用导尿包,以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